2019年是法國著名作曲家奧芬巴赫誕辰200周年,7月10日-14日,奧芬巴赫歌劇《霍夫曼的故事》即將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再度上演,劇小院聯合“為你讀詩”的小伙伴,邀請在劇中扮演“安東尼婭”的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為大家深情朗誦歌劇《霍夫曼故事》中最動人的腳本片段——“船歌”。
國家大劇院 ×為你讀詩
- 奧芬巴赫誕辰二百周年 - 1819—2019 宋元明朗誦——《船歌》 來自國家大劇院
美麗的夜,愛情的夜 (又名《船歌》) 作者:于勒·巴比耶 [法] 為你讀詩:宋元明 | 女高音歌唱家
![](/UploadFiles/2019710104128199.jpg)
美麗的夜晚,美麗的愛情,為我們的夜晚歡笑。 甜美的愛之夜,比白晝更美麗! 時光飛逝,永遠帶走了我們的溫柔。 遠離了這歡樂的地方,時光一去不復返。 芬芳的微風吹拂著我們,讓我們沐浴在你的香吻中。
美麗的夜晚,美麗的愛情,為我們的夜晚歡笑。 甜美的愛之夜,比白晝更美麗! 我不知道為什么美夢總不隨我愿。 不,我們會歡笑,聽著它歌唱…… 朋友們,溫柔浪漫的愛情真是荒謬。
國家大劇院 譯 出自國家大劇院版歌劇《霍夫曼的故事》中文腳本
- 關于作者 -
于勒·巴比耶(1825—1901),法國編劇。作品有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《哈姆雷特》《霍夫曼的故事》等。
▎詩意的人 宋元明 旅奧女高音歌唱家,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教授。曾獲第48屆法國圖盧茲國際聲樂大賽第一名等獎項。在即將上演的國家大劇院制作歌劇《霍夫曼的故事》中飾演“安東尼婭”一角。
愛情不過是一種瘋 「留言」:有哪份愛,你一直沒說出口
愛不表現則不存在。 ——莎士比亞
德籍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寫了一輩子的輕歌劇,是法國輕歌劇的奠基人。但在人生的最后時刻,他用盡畢生心血寫下了自己唯一一部正歌劇作品《霍夫曼的故事》。今夜這首《船歌》便收錄其中。
故事的主角E.T.A.霍夫曼,是德國浪漫主義詩人、小說家。因為特立獨行的做派,經常描寫“神叨叨”的故事,遭到了主流社會的排擠。
《霍夫曼的故事》融合了霍夫曼的小說內容,編寫了霍夫曼的三段戀情:他去追逐美麗的少女,結果發現對方是只會歌唱的上了發條的木偶;他遇到了愛唱歌的少女,兩情相悅滿心歡喜,不幸姑娘身患重癥,在魔鬼的誘惑下啼血絕唱而亡;他邂逅了魅惑的交際花,掏心掏肺地將靈魂獻上,可惜21克的東西終究比不上21克拉的東西……全情投入,皆以悲劇收場。
就像《船歌》里唱的:“溫柔浪漫的愛情真是荒謬!”
一次又一次失敗,也無法阻擋霍夫曼拼盡全力去愛的熱情,即使獻上自己最珍貴的東西也在所不惜。即便挨了刀子流了血,也要唱出歌來。
畢竟莎士比亞早就有過預言:“愛情不過是一種瘋。”
現實里的霍夫曼也是一樣“沒在怕的”。
霍夫曼學生時代攻讀法律,畢業后在柏林當法官。但“人生贏家”的配置并不是他的追求,他寫作,繪畫,作曲,筆下被魔鬼支配的故事成了許多人的噩夢。人們稱他為“魔鬼霍夫曼”。大文豪歌德公開表示過對他的不欣賞。
但這一切并不影響愛他的人對他的喜愛:包括大仲馬、巴爾扎克、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內的后世文豪都曾向他致敬。他的一部長篇敘事詩被柴可夫斯基改編成芭蕾舞劇《胡桃夾子》,舉世聞名;而奧芬巴赫嘔心瀝血將他的人生經歷和文學作品相融合,寫就了法國歌劇的一座高峰。 對未知懷有恐懼再正常不過,不被理解,不被接納,不被愛,都會讓人害怕。但包括愛情在內,很多事不是怕了就不會來,面對恐懼迎頭痛擊,即使傷個徹底也算是種本事。
永遠溫吞地固守著自以為是的安全,大概就是世界上最無聊的事了吧。
- 詩歌音樂 -
“船歌”配樂選自奧芬巴赫歌劇《霍夫曼的故事》,是作曲家作品中流傳最廣的一支歌曲,常常作為獨唱歌曲在音樂會上演出。這首歌取自威尼斯貢多拉船歌曲調,以6/8拍蕩漾的節奏描繪了威尼斯河上迷人的夜景。樂曲選用了平滑而流動的節奏型,旋律優美,投射出濃濃的人情味,也體現了朱麗葉塔的二重性格。
- 劇目簡介 - 奧芬巴赫的《霍夫曼的故事》是法語歌劇領域中最經典、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,在全世界長演不衰,堪稱是奧芬巴赫最優美的傳世篇章,在藝術性上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舞臺呈現集浪漫唯美和奇幻詭譎為一體。
國家大劇院版《霍夫曼的故事》首演于2013年,是國際著名歌劇導演弗朗切斯卡•贊貝羅攜手知名舞美設計彼得•戴維森,繼大劇院版《卡門》之后的又一力作。美輪美奐的舞臺設計,古典與現代藝術碰撞的奇異服飾,方寸舞臺便帶領著觀眾游走多個浪漫國度。
![](/UploadFiles/2019710104129695.jpg)
|